人一出生,從與人的互動中,父母長輩的教導中,從我們的行為與別人的回應中,建構起人們的基本信念與價值,這些信念與價值滲入了我們一生中大部分的判斷,也建構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你被人所認知的個性與特質。
你什麼時候開始懷疑,過去我所相信的可能是錯誤的?
小女生碰到陌生人記得要提高戒心,不然被拖到巷子裡,會很危險,但如今才知道,根據統計,真正該害怕的是「認識」的長輩。
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是奇怪的病態行為?但長大後真的認識了同志朋友們,你會發現是他的靈魂不由自主受到同性的吸引,是上帝把他放錯了身體性別,而那些真心比一些表面維持幸福的男女來得更令人羨慕。
曾經被學長告誡:「學妹,不要太突出自己,為什麼你不能像其他女生一樣安靜?」如今你能體會,溫良恭儉讓、做個安分守己的人,很多時候才是壓抑真實的自己。
更不用說,在職場中更多似是而非的潛規則,那些真的是正確的嗎?
我們從零開始瞭解世界,卻也會在一定的人生經驗之後重新建構自己所認知真實。
當你能保有獨立思考的思維,重新看待你的思維出發點,你會發現心態、意識、角度都會不一樣。
這也是我為何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我從Alex身上重新體會關於商業上、人與人互動中的另一個角度思維。
認識Alex從他是工讀生開始,至今超過20年,雖然大半時間他離開公司到國外唸書、回台灣之後陸續在外商業務領域持續高昇,到最後離開職場是台灣爭鮮的總經理,但再見他時,我發現他一點也沒變,直言亦然、誠摯亦然、自信亦然。
他放棄高薪開始自創職涯人生,擔任企業內訓的專職講師,同時更在談判領域中創建屬於他自己的思維與課程。
今年三月特別邀請他來上廣播,分享關於他所理解的談判,跟一般人想的真的不一樣,我們以為談判都一定是在談判桌上,但其實生活、職場、甚至是親子之間都能用上談判的技巧。
我們都覺得談判需要很有心機,但其實只要你的出發點是解決對方的困難也滿足自己的需求,談判一點也不需要耍心機。談判不需要劍拔弩張,你輸我贏,其實還是能有你開心我也滿意的地方。
他的課程釐清了我更多過去對於談判錯誤的認知,也分享了他許多職場多年的經驗。
擁有自己的談判思維,你也可以試著這樣開始
1.懂得對方想達到的目標、想完成的目的,更容易讓自己搭出一座橋,連結彼此的需要,你也可以達到目的,對方也可以開心滿意的雙贏局面。
2.想辦法練習讓自己在解決不同人事物的困擾前,能至少想出三個對方的可能回應與三個你的解決方案。
3.你有多在意就會有多投入,給自己目標的壓力,能促使自己提高專注度,可以決定你能有多突出,很多時候不是你有多聰明,而是你有多想要、多投入。
4.溝通是為了建立良好關係,談判是為了解決問題。想清楚你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是為了PR讓對方開心,讓對方覺得你溫柔有禮,還是想要取得優勢、資源、完成交易、或者是讓員工能完成他本該做到的事情。
5.人生本來就不公平,公不公平在談判中一點也不重要,其實在人生中也是。你不想成為偷來暗去,製造恐懼的人,但你無法擔保你的對手不是這樣的人,有的時候為達目的,一點小小的技巧製造有利於自己的情勢是必要的。
6.永遠不要當場做決定,即使你就是那個能決定的人。
7.情緒永遠是障礙自己看清局勢的最大困擾,學習能提前準備,沙盤推演,想清楚所有可能發生的情勢,談判中才能輕鬆從容,談笑殺敵。
如果你也對談判有興趣,Alex的blog一談就贏-鄭志豪的談判教室分享了許多關於談判的案例與思維。
上課是為了讓自己打開不同的視野,學習是培養自己有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
人生就是一場戲,在正確的時間、地點,擁有正確的心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