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自己一個成長的未來

新的一年展開,許多人都在此刻許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

這幾天,臉書上可以看到許多朋友整理過去一年的成就與遺憾、回顧與感謝。這是一個停下來整理自己的最佳時刻。

有人期望改善自己的脾氣,有人希望在新工作上發揮自己的潛力,有人為自己訂定減肥、運動、學習英文等大小不一的目標。

你的新年新希望是什麼?寫下來是視覺化的過程,讓自己大腦中的潛意識置入這個目標。但長久以來根據統計真正能達到自己年度願望的人不超過8%……..真的…要持續非常不容易。

 想發揮自己的潛力並不困難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成功不是當初跑最快的人,而是能持續到最後的人

你的路跟別人的路不同,我們都得找到自己的熱情與方向讓自己持續下去。

許多人尋尋覓覓至今數十年仍不知道自己的熱情與興趣所在,不過別擔心,應該非常多人都跟你一樣,你並不孤單。找出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領域其實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你有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去嘗試了,才能從中知道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有興趣,而不是為了別人的要求過生活。

找到熱情不是就此海闊天空,成就必須靠累積

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達克沃斯博士特別針對美國拼字比賽的小朋友展開了一項研究,那些名列前茅的孩子們如何在一輪一輪的關卡中勝出,重點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不是一個好玩的過程,這些孩子平常的練習時間比別人多很多,這種枯燥無味拼字練習若不是他真正喜歡,他也不會持續的練習下去。他們會注意自己比自己過去進步了多少,這樣細微的進步是讓他們有成就感的來源。

真正找到自己的熱情與興趣,就會很開心去做,即便在練習過程中也會覺得無聊,還是可以堅持下去。

有機會你想做什麼都能做到的時候,那你想做什麼?

不管什麼技能,或者你想在那個領域成功,如果你想要,真想要,你就有機會達到。根據Angela Duckworth達克沃斯博士的研究整理出的兩個公式。你可以知道即便天分沒有那麼高,但你願意為這件事投入許多努力還是有機會能做到。

天分X努力=技能    技能X努力=成就

當你能先找到自己有熱情、有興趣、有意願投入的事情,對人生有著比自身成就更大的目標,心中有別人,就能一步步邁向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意義前進。

別擔心可能走錯,因為沒有人知道哪條路才是正確的。路是自己的,就是在這樣摸索探尋實驗的路上,你又能開心的、不計報酬的往前進,那才是對你來說生命最重要的意義。

 

ps.新年新希望到底該怎麼達成呢?

分享幾個我自己在實行目標上覺得比較有效的方法

  1. 想像你達到目標時的樣子:越詳細越好,譬如說當你的減肥目標達成時,可以穿上過去塞不進去的牛仔褲內,搭配著合身的襯衫或T恤,穿著閃亮的高跟鞋或皮鞋走在路上,一旁的人都投以羨慕的眼光…….想像的同時,你是不是燃起心中熊熊的火焰,恨不得馬上達到這目標!
  2. 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把你的年度大目標拆成一個一個小目標,拆到每一季、每個月必須完成的小目標,如果你一年想瘦下12公斤,每月目標就是1公斤,每週目標就是250g。這下有沒有覺得其實還蠻容易達到。
  3. 專業建議:針對減肥我們必須找到專業且對身體無害的方式(每個達到目標的專業不太一樣,大家要先認真找尋資料與研究喔~),250g等於每週該減少多少熱量的攝取?該做多少運動?是有氧運動還是重力訓練等?
  4. 決定不做什麼:還有一個重點,必須決定哪些習慣必須戒除。如果你想騰出時間學英文,那勢必需要減少或戒除其他上網時間或不必要的娛樂等。
  5. 最重要的事還有一件:就是一定要讓自己持續下去,因為堅持才會產生改變的力量。

 

祝福大家,每個夢想都能成真,每個目標都能達成^^

用包容心看待傷害你的人,不是為了讓對方好過,而是先放過自己。

委屈的眼淚

鄰居家有個臉圓圓、每天笑臉迎人的小女孩,他總是非常有禮貌的跟每個碰到的同社區人們打招呼,每次看到她總是讓別人跟著他一樣擁有愉快的心情。

有天放學後,我去接小孩回家,電梯裡卻看到小女孩眼淚汪汪的默默哭泣著。

我問他:「小妹妹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他說:「沒什麼事,只是今天有同學笑我是胖嘟嘟的矮冬瓜,阿姨我真的很胖嗎?」

我看著他傷心的表情,覺得眼淚好像也快要跟著掉下來。若是我的小孩被同學這樣嘲笑,我這個沒耐心的媽媽應該會衝去學校找老師跟這位傷人的孩子問個清楚。

當我們放任不對的事情發生,久之就變成習慣,習慣就會變成文化

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小朋友沒有心眼,說出傷人、取笑別人的話通常不是有意的,而不一定會加以制止,而把這些話當成玩笑,笑笑便罷。但若受傷的是自己小孩,通常會非常生氣。

這也應呼了職場上、社會上的現況。大家都希望公平被對待,但明明在老闆的眼裡,你的能力與態度比隔壁老王強因此升遷了你,但老王就是不開心到處散播覺得老闆偏心,你一定是送了什麼好處之類的謠言。但更有趣的是,通常這個時候明白狀況的人通常選擇遠離這些散播謠言或打擊你的人,不想多惹紛爭。(老王真的很碎嘴………你公司有沒有這樣的老王?)會跟著一起安慰老王責怪公司、長官不懂欣賞人才的人大多也跟老王很相像。

挺身而出的正義之聲

只不過這次很特別。小妹妹雖然難過,但她接著說:「阿姨其實沒關係,因為今天我另一個同學正好在現場,聽到對方取笑我,他非常大聲的跟對方說:『我們不可以取笑別人的身材,如果有人也用同樣的方式取笑你,你會不會傷心難過呢?』當場這個取笑我的同學就沈默下來,摸摸鼻子轉身離去。」

如果萬事計較,那我們可能有傷不完的心。如果每次都傷心,那我們可能很快就有吃不完的藥。

當我們能轉念用包容心看待傷害自己的人,不是為了讓對方好過,而是先放過自己。

想著這是老天給的挑戰與機會,想著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做的,那就能把注意力轉回到自己身上,好好的對待自己。

世事無常,很多事情回過頭來,你會發現,其實不需要這麼在意。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很多時候,踏不出的那一步,可能不是你能力的問題,而是心態。

真正扭轉了自己的意識,才會心甘情願去做那些自己從未嘗試的挑戰。

人生苦樂參半,才是正常人生,達賴喇嘛曾在《逆境中更易尋快樂》這本書中說道:「在我生命歷程中,最困難的時期正是我獲得最多知識和經驗的時期。逆境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困難的時刻可以幫助我們下定決心和增強毅力。」

 

許多人碰到困難挑戰,這些阻撓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面前的障礙,令你感到挫敗的、倒霉的、棘手的、意料之外的問題。那個你怕得要命,或偷偷希望它永遠不要發生的事情,大多數的人動彈不得,呆坐不動,想著這不是事實,但卻「什麼都不做」。

你是不是在面對困難、無計可施時也這樣:恐懼、挫折、困惑、無助、沮喪、憤怒?

老舊思維的政府制度、跟不上時代的思維、我們不滿意工作、我們怪罪老闆、怪罪經濟、怪罪政客、怪罪別人,大多數人抱怨、分享這些事情爛透了的理由,卻什麼也不做,最後只有一聲「唉」跟雙手一攤結束了討論;擔心自己太老、害怕太窮、壓力太大、靠腰自己沒管道、沒後盾、沒自信,眼紅別人、酸言別人………我們多麼擅長將阻擋自己的障礙物分門別類啊!

 

但其實只有一件事情出錯了。就是你不懂自己。

 

不懂自己有多少潛力,不願意相信橫阻在前面的這道牆上其實有道門,等著你找到推出去的門把。而這門把就是我們面對事物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許多書告訴你如何在方方面面上成功,但很少書籍告訴你如何克服失敗、面對障礙、如何處理它戰勝它。正在看的這本書障礙就是道路,這個作者大有來頭,他的第一本書就是暢銷書《被新聞出賣的世界》,也是剛在台灣上市不久卻異軍突起的一本小書《成長駭客行銷》的作者Ryan Holiday,非常年輕的新世代,多年擔任American Apparel 的行銷總監,目前是《紐約觀察家》(New York Observer)的特約編輯。

書中他從千年前的羅馬哲學家皇帝奧里略、亞歷山大大帝寫到老羅斯福總統、柴契爾夫人、更至賈伯斯到歐巴馬都被視為成功典範,他們之所以獲得成功,不是因為驚人天賦或過人運氣,而是因為掌握了將阻力轉化為優勢的成功方程式。

我們或許不是這些知名的人物,但這個世界總是不斷的考驗著我們:你值得嗎?你能不能克服這些生命中無可避免的挫折?你能不能在逆境中展現真正的實力?

The Obstacle is the Way

許多障礙本身正是考驗你,你是不是懂得自己,願意放手一搏、願意冒險一試,願意把障礙本身,看成「就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