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昇機家長已變成轟炸機

 

現在科技實在太方便,小孩學校班級的親師溝通除了聯絡本外,現在還多了Line群組。上週突然看到一個家長在上面抱怨,為何科學課的老師上課不上課還讓同學拔河,還跟同學們討論寶可夢。他請導師能否協助處理,花這麼多錢來上課不是來拔河的。

許多家長看到了馬上去問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就看到好多媽媽寫道「我女兒說,拔河是老師要讓我們體驗Force(力量),相抵銷或加成是什麼意思。」「我兒子說,是老師問同學假日都在做什麼,同學回答說都在玩寶可夢,老師只回答了:『喔~這樣』」

小孩的導師隨後po了一張科學課上課時的照片,同時跟這位家長說明,自然科老師大多以分組討論,上台報告,實地體驗的方式進行課程。(是的,這學校的科任老師上課時,導師還是會留在教室裡。)

更多家長看到了導師的照片後,紛紛寫著:「讚!」「超棒的!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才不會死讀書!」「老師真用心!」

不料這位媽媽繼續寫:「大家有沒有親自去看老師教學,說太棒太早了吧?不要誤把打混當作新技教學。」

看到這,我真的忍不住回了這位媽媽一段話:「為什麼需要去學校看?小孩回家都會跟我分享,我覺得這方法讓小孩很有學習就好囉。」

「孩子都十歲了,相信孩子會知道也看得出什麼是打混的老師。」

「究竟是填鴨?還是啟發?還是打混?我相信小孩可以分辨的。」

不料這位家長最後回了這段話:「我也相信我小孩,他說只是在玩,但事實證明他英文超爛,可是他之前幼稚園的英文還曾上台表演過。小孩如果成績比較好,我什麼都信!」

匡噹!我看完這段話,覺得好像瞬間他的玻璃心掉滿地。

love-1281655_1280

原來成績對這位家長來說是最重要的評估關鍵,

原來他抱怨是老師的原因所以成績變差,

原來他無端掃射自然科老師是為了英文成績不佳……….

這一刻,我才真的有感受到現代的部分家長不僅是直昇機,還是轟炸機。

成績只代表部分學習的成果,但部分家長們把成績跟孩子的能力劃上等號。

啊你不知道學會分辨了「野柳女王頭到底是名勝?還是古蹟?」對未來面對環境挑戰的能力可能效果很小。(不要懷疑,這是我今天簽名孩子考卷上的題目,還一大題10小項)

如果你很有天分,但不努力,也不練習,最終還是會被比下去。學校成績第一名也沒什麼用。如果你天分不高,但持續有熱情有毅力,屬於你的成功終究會到來。

如果我們沒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即便念到博士學位,等到他要出社會的那一天,還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努力的目標,那就可能變是「你努力保護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最後卻發現自己放錯重點,他的人生無法從頭開始了。」

不是天才也能得到人生中我們想要的成功

如果你崇拜天才成績,來聽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的Angela Duckworth 博士怎麼說的。他透過長時間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為何天分高的不一定最優秀,最有才華的不一定最成功,打破了長久以來我們對天才的迷思。他的研究結果發現:天分不是最重要,而是對長期目標的恆毅力是人生成就的關鍵。

關注在培養孩子面對混亂未來的恆毅力,別光要求成績。親愛的家長,我們一起努力。

2016.12.12  No.37 【王牌獻櫻勤】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恆毅力>>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  

生活只有暫時的難題,沒有永遠的煩惱。別讓一時的情緒困住自己。

認識他好些年,從網路上的網友,互相分享著彼此的學習,也曾邀請他到來分享時間管理的方法。

雖然不住在同一個城市,但藉由臉書知道他在台灣、大陸分別陸續開課,還為騰訊、聯發科、北京清華大學MBA等單位提供時間管理培訓,教導大家成為掌握自己的有限時間,成為幸福行動家。彷彿他的人生持續攀登高峰,心中也非常替他開心。

看似一帆風順的路上,沒想到接下來迎接他的,是2014年的重度憂鬱症….

當時我曾在台北一場工作坊中碰到他,我並不清楚他正面臨第四次重度憂鬱症的侵襲,只覺得怎麼一個過去充滿自信的朋友,瞬間好像老了許多……

原來他的人生,比一般人要顛簸。

他從員林小鎮出發,曾是土木工程師,卻常常被主管電,沒辦法管理好工作上的複雜專案。也曾在國小安親班教英文長達六年,還是在時間管理上持續受挫。 一個機會下他在2000年讀到這本《Getting Things Done搞定》原文書,才知道原來是有方法能夠協助自己搞定工作與時間,這些年來透過學習,逐步改變自己,也走過一次又一次的轉折。

透過這次的訪談,他把這些過程在錄音節目現場如實的與聽眾分享,他不斷反問自己該如何走出在心中持續出現的絕望聲音,重新站起來的方法,除了一定要去就醫之外,還是不斷的學習,讓自己在專業上能服務更多人。

患得患失,不如消失的問題

這個年代,我們隨時處於被詢問跟被干擾,每個人的精神壓力都非常大。

當你每天處於備戰狀態下的神經緊繃狀態,如果又太在意結果讓自己無法鬆懈。情緒上、心情上的低落是可以想像的。更嚴重的就會讓憂鬱症來敲門。

美國曾有調查顯示,將近20%的美國當地居民曾經罹患過憂鬱症,而卻只有50%不到的比例有就醫紀錄。因為憂鬱症,雖然有其共通的症狀表現,但是不同的年齡、性別、社經階層,卻常有著不同的面貌,因此常讓患病的當事人、親友、老師,甚至一般科別的醫師,都認不出其真正面貌。除了情緒、壓力、性格之外,還有遺傳等原因會使人陷入憂鬱症的困擾當中。

當你發現自己人生沒有意義,找不到出口,有莫名而來的憂傷,你得注意一下自己。當你自己有察覺情緒上持續低落,或者你的親友發現你的情形提出建議。別當小事忽略。

管理時間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能更幸福。別讓自己持續在高壓、沒有出口抒解情緒的狀況下。無論如何,別把自己逼太緊,很多時候,適時留點空間讓自己喘息。

延伸推薦→ 就算走錯了,你的人生也不會就此毀了-生命不再後悔的7個建議

不要浪費時間回應別人的生活-有效運用時間的輕鬆三步驟

你每天滑開多少次手機?check多少次FB、Line、Email或 Instagram上的朋友動態或訊息?你是不是也很常被這些訊息或刺激,以為就得立即反應、紀錄、回覆,而把時間花在這裡?

如果你也這樣,別擔心~根據統計超過80%的人們都是這樣,而忽略了當天真正重要該完成的事情。

處在這個訊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隨時可取的訊息制約。

人的身體需要休息恢復精力,我們的大腦也是。

要讓不斷在處理、運作的大腦休息,我們都需要一些好習慣,適時的讓大腦清空,讓自己能留下空間、時間,一件一件處理好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如何有效運用你的時間-輕鬆三步驟

每個人最有效率的時刻,大多是專心做一件事情,不是兩件或三件,而是一件事。

提高專注力就是有效節省、運用時間的最簡單方法。

Step1:清空大腦

大腦是產生創意的地方,而不是記憶事情的空間,將日常抓住你注意力的雜事,寫下來,放到大腦以外的地方。把腦中突然產生非關當下發生的事情,寫在手上的筆記本、或手機上。這樣讓我們能專心做每一件事情,而沒有壓力。

Step2: 理清與整理優先順序

把該做的事情做成一份份任務清單,同時記得一個待辦是一個動作不是一連串的動作

Step3: 執行與檢視

把每個任務寫成一隻隻的青蛙,定期做檢視,讓自己擁有更好執行力,建立更高的視野。

世上沒有人不愛惜生命,但卻很少人珍惜時間。

你把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王牌獻櫻勤】這集節目邀請台灣首位GTD認證講師張永錫一起分享,從《從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與《搞定》兩本好書中,與大家分享管理時間的幾個絕妙好撇步,讓自己每天的時間花得有意義,而不被大量的資訊或想做的事情追著跑。

錄音的過程中,永錫也透露了他2014年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心路歷程。(→生活中只有暫時的難題,沒有永久的煩惱。別讓一時的情緒困住自己。)而當他慢慢從憂鬱症走出來,重新面對世界,所採取的行動是還是不斷學習,讓自己在專業上能服務更多人。

管理時間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能更幸福。

別把自己逼太緊,很多時候,適時留點空間讓自己喘息。

2016.12.5  No.36 【王牌獻櫻勤】如何有效運用你的時間 >>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  

先用心付出,無論結果好壞,至少無愧於自己

餵養你心中良善的天使

有一個印地安原住民的故事,故事中的父親對兒子說;「我的心中有兩隻狼在互戰。一隻又兇狠又危險;另一隻則是充滿愛心和慈悲心。」

兒子問:「那誰會贏呢?」

…………………

父親說:「我餵養哪一隻,牠就會獲勝。」

曾在書中看過這個故事,這兩隻狼同時存在人類的心裡,人性中既有兇狠殘忍的一面,也有愛與關懷的一面。端看你當下選擇餵養哪一隻狼,牠就會主導你外在的行為。

不管你相信人性本惡或本善,我們仍舊可以選擇在外在顯現出哪些行為。只是你能否在情緒來時的當下,察覺自己快要爆炸,而能停下來檢視自己情緒的來源,進而轉化這些情緒。

暴力逐漸從世界中消失

在這次訪問主談的《人性良善的天使》書中,從數千年歷史人類行為演變的趨勢,提供客觀的數據整理,暴力真的是逐漸在世界中減少,我們正處於人類史上最和平的年代。

歷史中為了領土、食物、奴隸、權力而開戰的鬥殺,人的生命就像雜草一樣無值,動則滅村、滅族,遠古時候的部落紛爭比起20世紀的種族屠殺,前者死亡率高出9倍;中世紀歐洲的兇殺率是現代的30倍以上,奴役、虐待、酷刑折磨已存在千年以上,到了近代成了必須盡快廢止的陋習。即便是仍有戰爭,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比起數十年前也有明顯下降。若非人性已有轉變,你該如何解釋這一切?

作者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書寫歷史中的教訓,但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就是因為人們受道德良知餵養的程度也已經到了史上最好的時代。

先行動,就有改善的機會

很多人說,那些正面積極樂觀的說法或文章,都只是說說,我們都不是聖人,怎麼能期待自己做到?

這本書也給了很好的解答。 科學家也從人類的大腦神經運作中,發現了「同理心」的鏡像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並非是天生反射反應,而是可以透過「理智」上有意識的選擇,增強我們的同理心或「自制力」。「道德觀」也讓人們在同一個文化下能應對有據。這些都是讓你我能夠利他、互助的基礎。

瞭解歷史,是讓我們對未來更能想像,更有意識,往心中良善的天使行動。

2016.11.28No.35【王牌獻櫻勤】 >>人性中良善的天使 >>【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  

PS.大量閱讀也是培養同理心的最佳方式喔^^

即使被當成空氣,也可以不用太在意

時間,不要浪費在沒有價值的事情上。真心,不要放在不懂珍惜的人身上。

要傷害一個人,不一定需要暴力或惡言,「被忽視ignore」的感覺最讓人受傷。

工作許多年,看過許多有能力的人被打壓,被忽視,當然也有許多人靠著別人的認可過活,彷彿只要沒被看見,沒被誇讚幾句,就覺得不公平。

當你願意把時間放長了來看,這些人事可能都是你漫長生命中的過客,在你的人生地圖上這麼輕輕走過一回,留下一丁點足跡就離開,如果你把這情緒放在心裡長久,傷害了自己卻不自覺。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痛苦的是自己

%e6%aa%94%e6%a1%88_000

某位電視台的主播,在台內多年好不容易爬上晚間新聞主播的位置,但因為內部競爭實在太激烈,每個人都爭相坐上主播台位置而製造出一些事件,讓電視台主管用「收視率考量」這個理由,把他從晚間新聞的主播台上換下,去做另一個新聞節目的製作人。

雖然仍在新聞台內,但跟晚間新聞主播比起來,受到長官關注的眼神實在差距太大,讓他覺得非常失落。但經過幾個月的沈澱,他驚覺自己原來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難道自己的價值該建立在別人的肯定裡嗎?

這個打擊,對他來說成為一個禮物,重新投入自己的工作,原來不在主播台上,而是要製作一個深度新聞節目內該思考的深度與完整度,讓他再次燃起對新聞工作的熱情,並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

塞翁失馬,焉之非福

雖然被當成空氣,這種被忽視、被輕忽的感覺,會讓人失去自我的價值感。但你永遠可以找到一個全新的方式來做你現在的工作,將工作做得比以前更好。

如果你只是一直覺得別人欺負你,心裡一定非常不開心。但若你能轉換自己的觀點,想想怎樣在一個新的狀態下找到自己可以做的方向,對自己來說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別用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不值得。人生是自己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No.34【王牌獻櫻勤】時間教會我們的事  >>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  

就算走錯了,你的人生也不會就此毀了-生命不再後悔的7個建議

活到幾十歲,時間教會了你什麼?

小時候我們以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考上一所好學校,畢業後找到一個好工作,擁有足夠的金錢財富,才能過一個滿足豐盛的人生。

然而時間對每個人都公平,不管你有沒有錢、環境如何,年紀大小、出生在哪裡,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有時我們覺得時間過得超快怎麼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但長時間來看5年、10年、30年,時間對人會有很大的影響與改變。

一步一步活到幾十歲,突然發現,雖然一切都不一定是預期中想發生的經過,但無論如何,就算走錯了一步,你的人生也不會就此毀了。而這一步一步都不會白費。

時間教會我們的事

北一女中學姐丘美珍策劃了一本收錄他那屆30年後校友大團聚所摘選出的99個故事,99段人生:時間教會我們的事:給年輕的你,我們用30年歲月驗證的人生。同學們各自走上專業道路。有人專心朝著自己的目標走,有人換了十幾個工作,有人甚至已經離開人世。

歲月是人生的魔法師,我看到:有夢的,實現了;尋找的,尋見了;空虛的,圓滿了;心痛的,療癒了;柔弱的,剛強了。遞上這本書。是我們從人生中習得的功課。

丘美珍

生命不再後悔的7個建議

從這本書與訪問中,我明白了幾件事。

1.不該活在別人的標準下,該關注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

不該關注在別人的意見中,人生最重要的是在每個不同的時間點,學習做出在當下可以有的最好選擇

2.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不管你的生命是否如你預期的想像,都有值得學習分享的地方。(看詳細內容)

3.任何時間想改變,都不會太晚

時間不會白費,所有一切都會變成人生中的養分,只要開始就不會太遲

4.不要妥協走在你不喜歡的路上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妥協在你不喜歡的路上只是浪費自己寶貴的人生

5.不要被眼前的情境限制住,要為未來的可能機會做準備

當你知道比你厲害、有成就的人背後的努力與準備,你會知道一切都不是運氣。朝向夢想的路上總是崎嶇,不要因一時的挫敗而停下腳步(影音內容

6.就算生命中有一次重大挫折,你的人生也不會因此毀了

經過挫折的歷練與韌性,會幫助你走更遠的路,等到未來你回頭來看,你會知道這些都是化了妝的祝福

2016.11.21 No.34【王牌獻櫻勤】 >>時間教會我們的事  >>【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