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就能一直做下去

這是個雖混亂但充滿各式機會的時代。
只要你對有熱情的事,願意投入時間去練習,即使一路上困難重重,充滿疲累,只要你相信自己,就能一直做下去。

 

大學念視覺傳達設計,不過他發現自己對配音非常有興趣,雖然一開始身邊的朋友老師們並不看好,但他開始在學校的各種作業題包裡面加入自己的聲音,大家用PPT交報告,他用影片交報告,用自己的聲音給老師同學洗腦。引起哄堂大笑的報告,讓老師都說,那好吧~你就這樣繼續做吧!反正大家都笑的蠻開心的。

他是[星期天],具有配音、剪接、音效、攝影、企劃、行銷專長,常自創影片帶給觀眾歡笑,擅長拍攝結合配音及日式吐槽的搞怪Kuso影片,他的Youtube頻道已經將近40萬人訂閱,粉絲團星期天配音是對的已經超過45萬粉絲,三年前上傳的第一支影音[配音] 星期天的試音時間【房地產廣告】 詼諧有趣、正經中有些搞笑的扮演試音的錄音員,上傳20天就累積超過20萬的瀏覽,至今已近300萬人瀏覽。

問他是不是就一路順利成為知名的Youtuber,他說自己一開始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會不會有機會。

16195522_10154326845989071_670727522383517950_n

不論你多有天分,還是需要持續努力累積

他天生好聲音,大學時開始自學從模仿開始,第一次進錄音室就被打槍,才知道自己的聲音表情太少,咬字、口條都需要加油,錄音員這個專業其實非常獨特,要能夠運用聲音表達非常多不同的情緒,並不容易。

「你以為自己在網路上很紅了,你什麼都可以做,其實並沒有,還是有背後很多的辛酸跟過程。」他強調

邁向配音員興趣的路程中,他與朵朵一起參與廣告配音的工作。能夠將自己的興趣發展成為工作,是很多機緣湊合在一起才有辦法做到。他說自己一半靠運氣,一路上感謝有許多貴人相助,所以碰到任何困難、挫折,接下來繼續唯一要做的,就是持續創作,保持自己的熱情。

 

維持粉絲互動的方式

「人就是要互相」這句話在錄音的過程中,星期天跟朵朵說了不下10多次,除了感念自己就是靠著朋友貴人相助,粉絲更是他們持續創作下去的動力。

「如果沒有粉絲們的支持,基本上不會有那些商業合作,不會有這些配音的機會,對我們來說,他們真的是一直支持我們走到現在的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我一直覺得人就是要互相,我們的關係才可以一直長久持續下去。」星期天說。

他們倆都是20出頭歲,星期天更是從大學畢業後就走上聲音創作的路,沒上過一天班,因此知道自己的創作能有廣大的粉絲朋友支持,卻依舊能保持初心,持續創作有趣的影片分享給網友。

 

網路自媒體讓個人發聲變得容易

這個年代真的是一個大家互相協力就能會有成果的時刻,只要你有好的理念,擁有熱情,當你發聲的時候,個人是有很大的力量,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勇氣踏出那一步,先接受說你可能一無所有,從零開始。如果你像星期天一樣,走上那條自己有興趣的路,如果這條路是對的,老天一定會幫你的。先相信自己,全宇宙都會來幫你的。

 

ps.原來星期天跟朵朵是在周震宇老師的課程中認識的啊~周老師拉了一條意外的紅線喔^^
王牌獻櫻勤】 NO.44>>配音興趣之路 >>【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線上完整收聽

 

 

 

 

別只關心成績!「玩樂」也是孩子的學習關鍵

網路年代,我們與電腦手機ipad相處的時間大大超過於與人相處。

我們追求個人成就,忽略各式關係,誤以為社群網站臉書上、虛擬遊戲空間中的互動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但真正面對面時,突然發現我們沒有共同的話題。

根據統計,網路、手遊佔據我們每天超過4小時時間,訊息量太大,專注力會大幅下滑,學習力也會大減。同時若未來機器人將取代大多數工作,能熱情與創新,做有感度,比較有人味的能與人溝通的工作才有未來。

但現代人孩子生的少,家長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形之下也比過去少了許多。有些家長用ipad手機代替陪伴的時間,時間一久,孩子在無形之中專注力會下降,但從玩樂中得到的樂趣與學習是小孩除了學校課業外非常重要的學習關鍵,究竟該如何協助孩子快樂的玩耍,家長也能放心?

 別只關心學校成績,玩樂對孩子非常重要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也從玩樂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能力,譬如,如何透過遊戲學習新知,學會穩定用手操作物品,如何在互動中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互動的能力等。當他們能逐漸從玩樂中成長,透過學會的動作或能力發揮創意,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遊戲是給大腦的獎勵

腦科學家發現,當大腦發現新鮮有趣的訊息,譬如說玩遊戲時,能活化並刺激腦中許多正向神經傳導物質。前扣帶迴(ACC)會將情報傳到前額葉大腦皮質(LPFC),由相當於總司令的前額葉大腦皮質,決定這時該活化哪一種神經細胞作出回應。因此善於玩遊戲的人就有機會學得更快,也能學得更好。

動手又動腦,桌遊開啟創造力

玩桌遊是一個需要主動參與的過程,當我們不是只有用眼睛看,而是多重感知體驗,手、口、眼等,就會啟動大腦多個區域快速運作。再透過遊戲的設計,不僅能挽救滑世代的社交力與學習動機,不僅可以提升人際力、調節情緒,刺激學習,還能從遊戲中看出人的個性與本質

每個孩子都必須有面對改變、跨出舒適圈、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6.12.19  No.38 【王牌獻櫻勤】–動手又動腦,桌遊開啟創造力>>【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  

直昇機家長已變成轟炸機

 

現在科技實在太方便,小孩學校班級的親師溝通除了聯絡本外,現在還多了Line群組。上週突然看到一個家長在上面抱怨,為何科學課的老師上課不上課還讓同學拔河,還跟同學們討論寶可夢。他請導師能否協助處理,花這麼多錢來上課不是來拔河的。

許多家長看到了馬上去問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就看到好多媽媽寫道「我女兒說,拔河是老師要讓我們體驗Force(力量),相抵銷或加成是什麼意思。」「我兒子說,是老師問同學假日都在做什麼,同學回答說都在玩寶可夢,老師只回答了:『喔~這樣』」

小孩的導師隨後po了一張科學課上課時的照片,同時跟這位家長說明,自然科老師大多以分組討論,上台報告,實地體驗的方式進行課程。(是的,這學校的科任老師上課時,導師還是會留在教室裡。)

更多家長看到了導師的照片後,紛紛寫著:「讚!」「超棒的!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才不會死讀書!」「老師真用心!」

不料這位媽媽繼續寫:「大家有沒有親自去看老師教學,說太棒太早了吧?不要誤把打混當作新技教學。」

看到這,我真的忍不住回了這位媽媽一段話:「為什麼需要去學校看?小孩回家都會跟我分享,我覺得這方法讓小孩很有學習就好囉。」

「孩子都十歲了,相信孩子會知道也看得出什麼是打混的老師。」

「究竟是填鴨?還是啟發?還是打混?我相信小孩可以分辨的。」

不料這位家長最後回了這段話:「我也相信我小孩,他說只是在玩,但事實證明他英文超爛,可是他之前幼稚園的英文還曾上台表演過。小孩如果成績比較好,我什麼都信!」

匡噹!我看完這段話,覺得好像瞬間他的玻璃心掉滿地。

love-1281655_1280

原來成績對這位家長來說是最重要的評估關鍵,

原來他抱怨是老師的原因所以成績變差,

原來他無端掃射自然科老師是為了英文成績不佳……….

這一刻,我才真的有感受到現代的部分家長不僅是直昇機,還是轟炸機。

成績只代表部分學習的成果,但部分家長們把成績跟孩子的能力劃上等號。

啊你不知道學會分辨了「野柳女王頭到底是名勝?還是古蹟?」對未來面對環境挑戰的能力可能效果很小。(不要懷疑,這是我今天簽名孩子考卷上的題目,還一大題10小項)

如果你很有天分,但不努力,也不練習,最終還是會被比下去。學校成績第一名也沒什麼用。如果你天分不高,但持續有熱情有毅力,屬於你的成功終究會到來。

如果我們沒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即便念到博士學位,等到他要出社會的那一天,還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努力的目標,那就可能變是「你努力保護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最後卻發現自己放錯重點,他的人生無法從頭開始了。」

不是天才也能得到人生中我們想要的成功

如果你崇拜天才成績,來聽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的Angela Duckworth 博士怎麼說的。他透過長時間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為何天分高的不一定最優秀,最有才華的不一定最成功,打破了長久以來我們對天才的迷思。他的研究結果發現:天分不是最重要,而是對長期目標的恆毅力是人生成就的關鍵。

關注在培養孩子面對混亂未來的恆毅力,別光要求成績。親愛的家長,我們一起努力。

2016.12.12  No.37 【王牌獻櫻勤】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恆毅力>>Mi-Life生活迷頻道】完整收看  >>完整收聽